可导致维生素缺乏的常用药物维生素在人体代谢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有些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影响机体对维生素的合成、吸收、利用或增加其排出量,如不及时补充相应的维生素,就会导致维生素缺乏病,1.抗菌药物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等抗菌药,可杀灭肠道中的有益细菌,妨碍维生素K、维生素B的合成,维生素K缺乏,会引起凝血障碍维生素B缺乏,可导致舌炎、口腔炎、食欲不振、神经炎等。

服用磺胺类药1周以上者,应同时给予B族维生素以预防其缺乏,同时服用叶酸制剂以预防其缺乏。叶酸并不干扰磺胺类药的抗菌活性,因细菌并不能利用已合成的叶酸2.抑酸类药物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会抑制胃酸的产生,而这可能会导致维生素B的吸收不良。长期使用,可导致维生素B12缺乏。

维生素是机体维持正常功能之必需,但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很少,必须由食物供给的一组低分子量有机物质。维生素的在物质代谢调节和维持生理功能的方面却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缺乏会引起维生素缺乏症。按溶解性不同,维生素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一)脂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它们不溶于水,而溶于脂类及脂肪溶剂,随脂类吸收而吸收。

1维生素a又称抗干眼病维生素。维生素a在体内的活性形成包括视黄醇、视黄醛和视黄酸。植物中不存在维生素a,但植物中的β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变成视黄醇,动物肝脏中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a参与视黄醇合成,视黄醇具有调控基因表达活性作用。其衍生物视黄醛和视黄酸参与视色素的形成,尤其是视紫红质的生成,是视觉的分子基础,维生素a缺乏可引起夜盲症、干眼病。

缺乏维生素会有哪些症状维生素B6缺乏:维生素B6参与色氨酸、糖及雌激素代谢。月经前期口服避孕药的妇女对维生素B6的需要量增加,如摄入不足则容易出现兴奋不安、反射亢进和周围神经炎,还可导致头痛,脾气急躁,困倦,易激动,甚者可出现精神抑郁。维生素B6在谷物的外皮和卷心菜中含量较高,症状轻者可适当多吃一些。症状严重者可口服维生素B6片,每次10~20毫克,一日3次。
女性长期口服避孕药和食用肉类较少者会引起维生素B12缺乏。除从饮食中补充外,还可肌肉注射维生素B12,维生素B1缺乏:维生素B1缺乏不仅可引发脚气病,还可引起神经炎并累及心脏,并使人脾气暴躁,困倦乏力,神经过敏,喜怒无常。防治维生素B1缺乏,需防止食物过敏,避免饮酒,必要时可口服维生素B1治疗,铁缺乏:经期不正常、经量多或周期缩短的女性,由于随经血丢失铁较多而容易缺铁。